产业化的探索之路
“张小盒”早在2006年就已推出,真正进行公司化运作是2011年。起初的路真的是很艰难,因为中国的动漫市场不是自己长出来的,而是从日 美动漫的盗版市场发展起来的,这个市场其实并不认可“张小盒”,因为小盒面对的是白领人群,不具备传统而主流的动漫市场基因。
2011年我们开始研发产品后,最先做的也像其他动漫形象一样,做的是毛绒公仔,虽然很多人也觉得小盒的公仔很可爱,可就是叫好不好座,因为和盗版市场的各种动漫形象相差太远了,所以人家都不进我们的货的。
这时候我们也很困惑,很迷茫,做公仔做不大,那怎么办呢?我们曾经以为
成年人白领动漫市场是一片蓝海,很广阔,结果发现确实很广阔,但不是蓝海而是沙漠,我们得先找到绿洲才能活下来,而不能直接做大。
幸运的是,这时苹果手机出现了,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手机壳市场,而且有一家非常有热情的手机壳销售和生产商找到我们合作,于是,我们通过这一个个方形的手机壳,发挥出了团队的设计和创意特长,一下子热销了。所以,张小盒第一个热销的产品不像其他动漫形象是公仔,而是很时尚潮流感的手机壳,张小盒在一年内就成为了销量最多的国产动漫形象手机壳,而且卖得最好的都不是纯动漫图画的,而是很酷很潮的盒子人设计的,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产品基因,是潮酷和设计化的。
第二个是一款取暖的鼠标垫,一个冬天就卖了三十万个,紧接着,又有一些数码外设产品卖得很不错。然后在2013年,张小盒的家纺床单也在天猫聚划算上一战告捷,和优曼家纺唯萨品牌的合作,在一周内卖出近百万元的床上用品,销量直接压倒同一时期在聚划算上的其他著名动漫形象。
于是我们发现,张小盒最适合卖的是实用性的时尚用品,而不是非实用的动漫周边。当然,这也和我们的市场对象以成年人、临近成年的大龄学生为主体有很大关系。张小盒的消费既不是纯感情消费,也不是纯实用消费,而是感情+实用的消费。
但由于是授权,实际落到我们口袋里的营收并不高,一年每个品类只有几十万元。我们的授权商有的也是创业企业,借助张小盒迅速市场就做大了,尤其是手机壳的这家奇域纬诚,迅速成为了苹果周边产品行业的前几名,一年就做到了七、八千万,虽然这家不是所有产品都是张小盒,但小盒确实是他们最主要的旗帜性形象。所以,我们更多从中看到的是张小盒的市场机会,而不是实利。
当投资人问我们,用这样的方式,我们能在两年内冲到三千万、五千万,一个亿吗?说实话我们回答不了。
这样的方式是没有行业话语权的,因为我们无权把控产品的核心产品链,无法系统化。所以,我们需要的是寻找一个真正的突破口,当时想了两种可能性,要不就选一个行业深挖,要不就在线下开连锁综合店。